文化教育
【华夏珍宝】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夏珍宝 > 文化教育
华夏象牙知识讲坛 2013-06-13 06:28:16

 象牙雕刻技艺

象牙历来被看作是吉祥与富贵的象征。考古资料显示,中国的象牙雕刻艺术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此后历代牙雕工艺品及制品都有文字的记载和实物的佐证。

 “象牙雕刻”于2006年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曾经引起了全社会对“象牙雕刻”技艺传承的重视,象牙雕刻技艺急需得到传承,象牙行业需要发展。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作品。它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堪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而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

 

牙雕所需原料

象牙原料指的是大象的两颗门齿,象牙洁白细润,有着天然优美的纹理,它质地坚硬(硬度在2.52.75、密度1.71.9、比重1.71.85)富有弹性,不宜崩裂。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了象牙的材质之美,在古代拥有象牙制品就是一种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我们现在所用象牙大都为非洲象牙(主要来源于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南非四国)。象牙的表皮有黑、黄、白之分。黑、黄皮象牙细腻洁白,而白皮牙的纹理较粗些。象牙的外形弯弯呈锥状,靠近根部的三分之一原料是中空的称为罐口;中间三分之一为实心料称为牙段;顶端三分之一同为实心称为牙尖。象牙的横断面有排列有序的年轮纹,纵剖面成自然的直线纹理,象牙的纹理自然优美。

由于每块牙料的长短、粗细、虚实、色泽、弯度、质地等各不相同,因此象牙雕刻的水平往往集中体现了雕刻师傅的巧用材料的能力与艺术修养,牙雕讲因材施艺,恰当的设计、适度的雕琢使牙雕艺术在雕刻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牙雕工艺流程与工具的使用

经过数百年的工艺传承与发展,我们的前辈留下了象牙雕刻光辉灿烂的文化。象牙雕刻主要分为实用品、装饰品和艺术品三大类。无论是何种题材、何种技法都有着大体相同的工艺流程。

第一:牙雕的设计是根据象牙材质外形的特点和牙质的特性进行的艺术表现,能充分体现出设计者的艺术修养。所需工具为纸笔。

第二:牙雕的凿活是根据设计意图对原料进行准确的切、削等定位,初步表现出作品的基本形状、动态、空间以及造型的节奏与韵律。所需工具为敲槌和各种型号的凿子。

第三:牙雕的铲活是在凿活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细加工,也就是精雕细刻,把作品雕刻的更加清晰,使之具体、生动、优美、传神。所需工具为小号凿子、雕刻机、锉刀等。

第四:牙雕的磨活是在精雕细刻后的基础上进行打磨,使作品细润光洁。所需工具为砂纸、莝草等。

第五:牙雕的抛光是使作品光亮的一道工序,通过重复打磨使作品光亮,充分体现作品材质美。所需工具为光叶、牙膏、牙粉等。

第六:牙雕作品完成需配盒座,作品有了包装使之更加高贵迎人。一般为木座、锦盒。

 

牙雕常用题材

牙雕作品的创作题材极为丰富:牙雕人物主要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历史名人,从类别上可分老人儿、佛人儿、武人儿、女人儿及一些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等。

牙雕花卉一般以各种花为主,又以鸟、蝶、蜻蜓等作陪衬,作品雕刻非常具象,有牡丹、月季、菊花、玉兰、碧桃、松竹、梅花等。通过组合创作出花篮、花瓶、竹筒、折扇、山景等。通过各种元素的互相陪衬使作品鲜活、自然、生动。

牙雕动物题材主要以林中老虎、深谷狮吼、雄鸡报晓、鱼跃荷池等,其中十二生肖在作品的创作中是长久不衰的题材。

牙雕风景题材一般为山水、岛屿、及日月星云。嶙峋的山石、斑驳的海岩、变化的云雾等都是牙雕艺人的创作对象。

 

牙雕技法

一块象牙原料在师傅们的手中通过各种雕刻技法的运用,创作出的作品灵光闪烁,使人爱不释手。

圆雕可采用整只象牙或牙段为原料,雕刻成立体的造型。要求雕刻师父立体造型能力强,想象力丰富。

浮雕是在整牙或平板材料表面上深浅不一多层次的雕刻方式,在造型上有明显的前后层次关系和半立体效果。浮雕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造型形式,有浅浮雕与高浮雕之分。  

  透雕是在罐口或平板材料上按设计图样进行镂空雕花,再结合浮雕手法进行雕刻,形成剔透玲珑之美。透雕的成熟为镂雕奠定了基础。

镂雕一般要综合运用拔镂,透雕双重技法才可实现。镂雕的技法宋代已有,适合于象牙球的雕刻,象牙球古称“鬼工球”,乾隆时期象牙球已发展到镂雕十三层了。  

平刻是以刀代笔,运用中国传统书法、线描艺术进行创作的作品。

 

北京牙雕

北京牙雕,主要指明清以来的宫廷技法。北京,作为享尽物华天宝、囊括天下之美的帝都,它有条件搜罗全国技艺资源、涵盖四方美学特征,因此,几乎它的每一门手艺,都是海纳百川、集天下大成的结果。尽管如此,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文化氛围,还是让北京牙雕形成了兼备皇家风范和京门气质的北派特点。较之南派,北京牙雕的题材视野更泛阔,工本投入更高,立意更求大气,更显绮丽、雍华、高贵、典雅的宫廷风格。

1910年后北派牙雕名声较大的有:擅长仕女和罗汉雕的耿润田,专攻深浅浮雕的刘苍身,做刀马人物的李立宝等。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知名者如王彬、胡凤山、曹斌、杨士惠、杨士忠、崔华轩、李洪义、邓文利、张俊山、仝玉舟等。现在还能从事牙雕的国大师为:孙森、时金兰、柴慈继、李春珂。这些能工巧匠都有各自擅长的题材和绝活,从技能的全面性和对后世的传承影响。

象牙雕刻艺术即弘扬了中国雕塑艺术的传统,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悠久文化,是研究中国雕塑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他丰富的雕刻内容和基本艺术特征及完整的传承历史,在中国近代工艺史上有其重要的位置。发掘、抢救和保护象牙雕刻技艺,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美术史,乃至对世界美术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象牙雕刻作为一种雕刻文化,继承并发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象牙雕刻作品在上世纪曾多次代表中国在国际上参加各种展示活动,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作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牙雕作品《乘风破浪》、《遵义会议放光芒》、《八十七神仙卷》等多件作品被国家收藏。1972年毛泽东主席将牙雕《嫦娥奔月》赠送给首次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7年国家领导将大型牙雕《万景台》送给朝鲜首相金日成,作为他六十五寿辰的贺礼;《花卉牙球》等作品至今还陈列在联合国大厦,从而使我国牙雕技艺享誉中外。象牙雕刻艺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让世界认识了东方文明和中国古老而智慧的文化。

 

象牙保养小常识

  象牙雕刻品怕太阳光直接照射,太阳光直接照射会使象牙雕刻品的局部出现变形、断裂,还会出现变色。另外,新彩象牙是白色的,虽然已经打过石蜡,但仍应当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以免泛黄。

  象牙是有机物,又是做工比较精巧的雕刻制品,有些品种如花卉、小活(浮雕)在做工上还追求玲珑剔透,更是娇气,怕摔、怕挤压、怕磕碰、怕火烧、怕水浸(象牙本身不怕水,但彩绘处怕水),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怕风吹,也易氧化。所以日常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象牙雕刻品应当保存在比较潮湿的环境,在南方比北方易保存。一般温度在15—25°C,湿度在15%一65%之间比较适宜。

  象牙雕刻品脏了,要区别对待,老彩活不能沾水,只能用软布或软毛笔擦拭;熏黄活可以用湿布擦,只要头发、眼睛等处不湿,用水洗也可。一般来说,老彩活、熏黄活经脏,用不着水洗,重新打一遍石蜡,就很好了。新彩活有半彩、全彩之分。全彩活不能用水洗,半彩活只要上彩处不着水,可以水洗。一般用细白棉布擦拭即可。如水洗后要在阴凉处自然晾干,最好盖上块白布,不可让风吹。干后要重新打一遍石蜡。用棕刷蘸热石蜡擦拭,最后用细白棉布擦拭多余的石蜡即可。

  每一件象牙雕刻摆件在出厂前都要配一个木座和一个外包装盒。外包装盒一般用厚纸板做成,外面糊有锦锻,叫“锦盒”。象牙雕刻摆件就躺放在锦盒内的软囊上,并有两三道纸板卡子,一道卡在木座上,另一两道卡子卡在象牙雕刻摆件粗壮可承受力的部位,这样就可以确保象牙雕刻摆件在运输、搬动和存放时的安全。也有的象牙雕刻摆件是竖立放在锦盒中,但都是正面朝外的。每次收放时都要保持原来的存放状态。每个卡子的插入位置不可以随意调换。

  象牙雕刻摆件都有木座,除个别摆件因器形的原因外,一般都会在象牙雕刻摆件的底部打上竹钉与木座相连,故木座与象牙雕刻摆件是连在一起的。

  搬动象牙雕刻摆件时,伸手拿捏的部位应当是象牙雕件活的中部(越接近重心位置拿着越稳),并且是较结实的部位(也就是没有雕工很俏的部位),双手最好都去拿象牙件,不要去拿木座(大中型象牙雕刻摆件除外)。因为木座不值钱,即使摔了也不算什么。仅拿木座来搬动象牙摆件是最不好的方法(大中型象牙件除外)。

  锦盒外面都有两个骨头别子,插入布扣中,可以将盒盖扣紧。每次在锦盒中放好象牙摆件后,应随手把骨头别子插好,这样即使是盒子偶然翻倒,也不会损伤象牙件活。有时候买象牙件活时,没有锦盒。用软纸缠绕多层,便可以安全携带了。

 

 

附:合法象牙小知识

  合法象牙的来源有多种:首先,大象是群居动物,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斗争。在斗争脱落的象牙在被收集之后,由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统一监管并进行逐一编号,获得编号的象牙可再全球范围内流通,属于合法象牙;第二,发掘“象塚”。象是具有灵性的动物,每一个群体会有其固定的象塚,在感应到生命结束之状时,象会自己走向象塚,静静等待死亡。因此,象塚的发掘也成为合法象牙的一大来源。第三,联合国严厉打击非法象牙买卖,一经查处,收交联合国相关机构统一管理,并进行统一编号,列入合法象牙行列。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  京ICP备12006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