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何炳钦:邱含笔下的山水情怀 2014-09-13 02:32:41

  何炳钦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院长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作为陶瓷界最年轻的国大师,有人说,邱含的作品带有一种神气。我更感觉他的作品像一段美妙的音乐。欣赏邱含的陶瓷作品如同听一段优雅的乐曲,那灵动的线条,会在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情感,与你产生某种思想上的共鸣。如果有人能够读懂邱含的作品,就不会是目前这个价格了,将来要花几倍于今天的价格。
 
  尤其是邱含的山水题材作品,惯以笔墨抒发情感,在完美的想象中追求精神自由,在作品中展现人格魅力与艺术想象力。欣赏他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山水画陶瓷作品节奏感极强,奔放的线条勾勒出大山的雄伟与壮丽,简洁的墨韵飘逸着河流的柔美与婉约,古典中透着淳朴与天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对山水的情感由来已久,古代文人墨客无不愿以山水为伍,取山水之俊美,书五岳之华章,以此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邱含正是这样一位文人陶瓷艺术家。
 
  他的作品主题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攀山越岭,抚琴品茗,听风观瀑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也都能给他带来艺术灵感,都可以让他奔放出创作的冲动。
 
  他描绘物形用的是“非线描”手法,一路上便感觉到一股汹涌的动势,在器物表面跳动不停的皴笔、高低起伏的形式,都饱含这种动势。这种跃然瓷上的形体,以及通篇活力充沛的特质,表明邱含在创作时,并没有教条主义或纯粹派。在他笔下,到处充满了奔放的气息。物体上明暗流转,皴笔交错纵横、卷曲缠绕,形成一幕目不暇给的景象,即使地面也不安稳,树木更是充满生气,甚至是刚劲有力。他重复运用类似视觉效果的笔法描写物象:如山石的皴笔都好像是同一式样,因而统一了整个画面,每一笔都挥洒自如,展现了无懈可击的技巧,看起来意气满满、胸有成竹。
 
  因为心怀对山水的情怀,心中自然就有了山水的精神。邱含以自己独特的山水情感和多年对陶瓷材料以及特性的深层认识,使他的山水作品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站在艺术的角度认识山水,作为最高审美要求。以艺术家的手笔用心印证自然山水、树木花草等结构,以情感抒发川岳之魂,从而达到一种唯美的意境,这是邱含山水作品的特点。
 
  如作品《静听图》,是邱含创作的一幅山水瓷画作品,作品采用釉上粉彩绘制,整器设色雅致,虚实相间、远山近水动静结合、气韵生动。这件作品超越了传统,在构思与陶瓷创作工艺性上都有所突破。创作时他在传统粉彩瓷装饰的基础上,运用釉料结合的手法,弱化了传统粉彩的粉润、柔和与厚重的特点。尽量从色彩的渐变与线条虚实上突出表现景物的质感,形成格调高雅,别具情趣的韵味。
 
  《静听图》整幅作品以传统中国山水底蕴为基础,用墨、色、水三者巧妙结合,将传统山水画法注入现代审美意识,气韵并举之间缔造出生动之美,在空间意识、丘壑图式与笔墨肌理上独辟蹊径。在构图上,他把巨石怪峰与奇松的线条相穿插,尽量使整个画面突显磅礴气势,再加上色彩多次烧成的柔和光感,画面整体效果不失清润之气。纵观整幅作品,广阔天地的“虚”与山涧景物的“实”相衬托,深谷的“静”与瀑布的“动”相呼应,融诗意于画中,用画来表达置身世外、放游仙境的洒脱心境。
 
  色釉综合装饰是邱含一贯擅长,这件名为《秋韵》的作品讲究“火的艺术”,重点采用色釉“窑变”制作工艺,体现粗狂、豪放、古朴、端庄的显著特点。整器烧制过程中,由釉汁构造出各种不同意境的窑变效果,不可复制、自然天成,也就是每一件色釉窑变都具有“独一性”。为了达到窑变流动的巧夺天工,“秋韵”的基本形态以椭圆形不规则陶艺表现,手工拉坯做到各部位均衡安定,使整个器物有骨有肉、雅致挺拔,在视觉上产生柔和、谐调的舒适感。作品难点是在口沿部着力表现秋色中“天水合一”的自然美景,要非常注重作品形体的张缩与釉色的存流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如何引导釉汁通过相互渗透呈现出千变万化艳丽绝伦的美妙色彩。整体构图及造型映衬与丰满的窑变的内涵,增加美感。色釉窑变《秋韵》表达了一种完美的主体精神,体现华夏民族文化的底蕴,反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  京ICP备12006144号